特別來賓介紹
常常在搜尋有關電商的文章時,會看到電商專家林克威的專欄文章,作者簡介也提到林克威是連續創業家,因為林克威在美國讀書的時候,就曾經在Amazon上面販售過公仔,回到台灣之後也從事過外包網、數位資產仲介,現在的主業是代操,協助品牌在電商上的運營,另外經營Podcast頻道“電商原來是醬”,專門邀請電商前輩分享有關電商的知識及經驗。
ㄧ、電商轉換率如何提升?
電商轉換率有分2種,一個是廣告的轉換率,另外一個是電商購物車的轉換率。
通常最簡單的理解就是,多少人買了你的商品,好比今天開了一間門市,有沒有人提袋買東西,這就是轉換率,100個人進來有20個人買單,那你的轉換率就是20%。有平台曾經提供過數據,電商購物車的轉換率大約1%~2%,就算是還不錯的了。
再來廣告的轉換率,不管是Google、Facebook等等,都要去看每個品牌的行銷預算,廣告下在不同的電商平台也會有不同的效果,也有品牌用ShopBack或是Line購物去導購,因為會有點數或現金的回饋,來增加系統面的轉換率。
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回歸到品牌本身的商品價值,才是提升轉換率最主要的因素。
二、電商廣告預算怎麼抓?

廣告預算怎麼分配?
以白牌來舉例的話,林克威認為前六個月要做一些廣告的鋪陳,一開始KOL或KOC的比重要比較高,佔到六成,因為初期要先炒作、創造聲量及口碑非常重要,然後再開始慢慢的去做投放廣告的動作,後續成效有出來再慢慢加重。
廣告最佳使用時機?
林克威建議品牌先做AB Testing,並且把UI、UX都調整到完美的階段,包含手機、平板等等都要,全部都測試到完美下廣告才有成效,林克威曾經看過有些品牌下廣告,但基本該做的都沒做好,非常可惜。
林克威也曾經看過一篇文章,為什麼詐騙集團的網站做這麼好,原因就是他們有做AB Testing,甚至研究電商心理學,雖然是詐騙網站,不過轉換率卻不會太差,從好的角度來看,這點是值得學習的地方。
三、給予想做電商或正在從事電商產業的人什麼建議?
林克威認為每個品牌在加入電商之前,可以試問自己,會買自己的商品嗎?電商最基本就是要做好商品力,品質好,價格又甜美的話,轉單的機會就會高。所以想做電商或正在做電商的人,都要回歸到最基本的商品力身上。
四、同時有門市和電商,如何做庫存管理?

該怎麼出貨?
五、電商標錯價的建議看法?
其實不久前林克威的公司自己就發生標錯價的事件,對於這樣的事件林克威的公司有一套自己的SOP。
第一點是要跟團隊討論出賠償的準則,用什麼方式去賠償給消費者,第二點是會試著請團隊幫忙跟消費者溝通,不好意思消費者這個東西真的是我們標錯價了並且提出一些賠償,可能是賠償100元購物金,或是用換購商品的方式等等,看看消費者願不願意做取消訂單的動作。
以上如果消費者還是不願意接受的話,自己就要去衡量說這個損失是否負擔的起,假設一台筆電損失4萬,一次賠100台,有可能公司周轉不來就倒閉了。
其實在做活動的時候,後台設定都要有停損點,庫存不要一次全開,林克威建議分批一次開10台購物車就好,可以避免遭有心人士爆單。
最後林克威想要告訴電商業者請不要姑息消費者,因為有些消費者他就是到處在網路上做這種事,電商業者如果不出貨,就揚言要請消保官處理,林克威認為如果有必要的話就用法律途徑來解決,畢竟孰能無過,換位思考,如果你自己是電商業者一定也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。